讓癌細胞休眠——癌症有望變成慢性病
一個由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小組稱發現人體免疫系統能阻止惡性腫瘤生長的新證據。他們說,這一發現由助於找到讓癌細胞「休眠」的新治療方法。
長久以來醫生們一直知道人體內的癌細胞能常年處於休眠狀態,直到它們發起「進攻」。但是,醫生們對這些致命細胞為什麼會休眠卻不甚瞭解。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羅伯特·施賴伯等人經過研究發現,某些癌細胞能數十年處於休眠的「均衡狀態」。這一狀態意味著癌細胞不會被根除,也不會再生長。
施賴伯等人通過給老鼠注射化學致癌物做試驗,發現一些老鼠很快得了癌症,另一些老鼠則只在接受注射點附近發生局部癌變,當老鼠體內免疫系統中的某些成分不再起作用後,局部癌變才大規模擴散。施賴伯認為,這一結果顯示,免疫系統先前控制了癌細胞。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說:「我們未來可能能利用免疫療法人為地導入『均衡狀態』,把癌症轉化為慢性、可控制的疾病。到時,癌症能通過服藥長期得到控制。」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科学家在肺癌细胞中发现超过2万3000种基因突变,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发现了3万3000种突变
**科学家描绘出两种癌症基因图谱**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两种常见癌症的全部基因图谱。由英国科学家带领的国际小组鉴别出了黑素瘤皮肤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的一切变化,或突变。英国桑格研究所的迈 克.斯特拉顿说,这些新绘制出的基因图谱揭示了每种癌症发展时的基因转变。研究员弗特利尔说,接下来几年面临的挑战将是找出究竟哪些变异让细胞癌化。
在他们的研究中,科学家说,他们在肺癌细胞中发现超过2万3000种基因突变,而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发现了3万3000种突变。他们说,鉴别出引发癌症的突变,将改变未来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他们的研究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两种常见癌症的全部基因图谱。由英国科学家带领的国际小组鉴别出了黑素瘤皮肤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的一切变化,或突变。英国桑格研究所的迈 克.斯特拉顿说,这些新绘制出的基因图谱揭示了每种癌症发展时的基因转变。研究员弗特利尔说,接下来几年面临的挑战将是找出究竟哪些变异让细胞癌化。
在他们的研究中,科学家说,他们在肺癌细胞中发现超过2万3000种基因突变,而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发现了3万3000种突变。他们说,鉴别出引发癌症的突变,将改变未来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他们的研究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最新研究:手机使用和脑癌发生率间并无关联
最新研究:手机使用和脑癌发生率间并无关联
ugmbbc发布于 2009-12-04 18:30:13|2290
12月4日消息,根据一项最新的大型研究发现,使用手机和脑癌发生率之间并无关联。
据《USA TODAY》报道,根据《国家癌症研究院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周四(3日)刊登在网络上的文章指出,北欧4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自1998-2003年之间这4国的手机使用率大幅提高,不过诊断 出有脑瘤病例数量并没有增加。
此研究结果也很多数其它的研究结果一致,包括一项美国调查关于1987-2005脑瘤发生率的研究。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也有一项长期的多国研究预计在进几个月内会公布。
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Michael Thun表示,有些人会因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而对于使用手机有所疑虑,然而,手机所发出的电磁波是一种非游离辐射的低频电波,这种辐射线能量太弱不足以破坏DNA,且据科学家所知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生物程序受到电磁波影响后会产生脑癌。
Thun表示,像是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这类辐射线众所皆知的确会导致癌症没错。
瑞典、丹麦、芬兰、挪威这北欧4国,为了研究脑肿瘤发生率回溯自1973年起的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他们也承认他们的研究有其局限性。
根据研究内容,有可能他们研究的1600万名成人的样本数太小,难以发现微幅增加的风险,特别是如果脑瘤是发生在特定的子群中。
休斯敦M.D.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Melissa Bondy表示,还有一种可能是脑瘤需要超过5-10年的期间才能生成。
Bondy指出,手机和癌症之间关联性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重大障碍。即使研究可以发现脑癌发生率增加,也不代表手机就一定是罪魁祸首。Bondy认为,像这样的研究可以发现两者间的关系,但是不能证明彼此的因果关系,许多其它趋势也同样可以解释癌症发生率的变化。
而其实担心手机可能会造成影响的人现在几乎已经可以完全免除暴露在电磁波的风险中,他们可以使用耳机、扩音器、或是蓝芽耳机。
Bondy呼吁现在还是应该要谨慎防范手机的使用,特别是针对儿童,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是在发展阶段。
ugmbbc发布于 2009-12-04 18:30:13|2290
12月4日消息,根据一项最新的大型研究发现,使用手机和脑癌发生率之间并无关联。
据《USA TODAY》报道,根据《国家癌症研究院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周四(3日)刊登在网络上的文章指出,北欧4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自1998-2003年之间这4国的手机使用率大幅提高,不过诊断 出有脑瘤病例数量并没有增加。
此研究结果也很多数其它的研究结果一致,包括一项美国调查关于1987-2005脑瘤发生率的研究。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也有一项长期的多国研究预计在进几个月内会公布。
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Michael Thun表示,有些人会因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而对于使用手机有所疑虑,然而,手机所发出的电磁波是一种非游离辐射的低频电波,这种辐射线能量太弱不足以破坏DNA,且据科学家所知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生物程序受到电磁波影响后会产生脑癌。
Thun表示,像是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这类辐射线众所皆知的确会导致癌症没错。
瑞典、丹麦、芬兰、挪威这北欧4国,为了研究脑肿瘤发生率回溯自1973年起的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他们也承认他们的研究有其局限性。
根据研究内容,有可能他们研究的1600万名成人的样本数太小,难以发现微幅增加的风险,特别是如果脑瘤是发生在特定的子群中。
休斯敦M.D.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Melissa Bondy表示,还有一种可能是脑瘤需要超过5-10年的期间才能生成。
Bondy指出,手机和癌症之间关联性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重大障碍。即使研究可以发现脑癌发生率增加,也不代表手机就一定是罪魁祸首。Bondy认为,像这样的研究可以发现两者间的关系,但是不能证明彼此的因果关系,许多其它趋势也同样可以解释癌症发生率的变化。
而其实担心手机可能会造成影响的人现在几乎已经可以完全免除暴露在电磁波的风险中,他们可以使用耳机、扩音器、或是蓝芽耳机。
Bondy呼吁现在还是应该要谨慎防范手机的使用,特别是针对儿童,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是在发展阶段。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