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氣功教過幾個胰頭癌,效果挺好
我們郭林氣功教過幾個胰頭癌,效果挺好,
時間最長的是逢涌蔚,他已9年了,沒手術,現在很好。
地壇還有一個胰頭癌多處轉移的,也3年多了,活得挺好。
轉引:郭林氣功問題解答篇第68問 (61~70問)
( 摘錄于大元老師主編<抗癌健身法> )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張天戈答問:為什麼氣功能達到醫療和保健養生效果?
為什麼氣功能達到醫療和保健養生效果?
張天戈答問記錄:
1、因為氣功療法是中醫學治療法,從中醫理論上也比較簡單,就是扶正祛邪。
2、從現代基礎理論研究說明白也不複雜,可以概述一下。
一、氣功醫療養生的機理研究
氣功治病機理的研究,早在五十年代,某些單位就開始運用現供科學工具進行不了少實驗觀察和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氣功作用從宏觀來講,能影響到機體的整體、系統、器官;從微觀來講,會影響到細胞、分子等。以下僅就多年來臨床觀察,結合有關科研單位對氣功實驗研究資料,作以簡略的探討。
(一)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練功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大腦的意念活動,就是充分發揮意識在鍛煉中的主導作用。因此,練功時大腦皮層功能的調整是氣功治療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腦電圖是大腦生理機能的反映,近年來不少研究者對練功入靜進行了觀察,發現練功時腦電圖出現許多特徵性改變。提示氣功入靜時的大腦皮層細胞,蒙受著良性的抑制過程,因此,入靜對高級神經活動機能具有修復和調整作用。 還有,在觀察練功時肌肉運動時值變中,同樣得到了證明。
通過腦電圖的觀察還發現,練功入靜,既不同於睡眠,又異於覺醒,為此不少人認為,入靜乃是一種特殊的大腦功能狀態。這表明了“入靜” 是一種氣功功能態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此外不少研究者通過對前庭時值測定、觀察,表明氣功鍛煉能降低植物神經的興奮性;對皮膚電等項生理指標測定,證實練功對植物神經系統是強有力的調節作用;對練功者進行前庭時值測定,也表明氣功對植物神經統具有效益性作用。
綜上所述,各種測試、觀察的結果表明,練靜功不論對大腦皮層、皮層下中樞,還是對植物神經系統都表現出良好的恢復和調節作用。這大概就是氣功所以能治病保健的機理所在。
(二)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鍛煉呼吸是氣功操作中的“三大要素”內容之一。國內學者在對練功者進行呼吸頻率測試時觀察到,練氣功中比練功前的呼吸頻率明顯減少,這意味著練功中呼吸中樞的功能,可能處於較低水準,從而也可能反映了大腦皮層是處於抑制狀態。不少研究者通過對練功者的觀察,發現呼吸潮氣量有明顯增加,但由於呼吸頻率的減少,則每分鐘通氣量顯著下降,肺二氧化碳排出量減少,結果導致肺泡二氧化碳分壓升高、氧的分壓降低,血氧飽和度下降的一系列變化。通過血乳酸含量測定表明,上述並不是無氧代謝加強的結果,因此,練功者無缺氧憋氣之苦,而處於心平氣和的安然狀態,這可證明練功時與呼吸機能有關的神經中樞,是處於一定的抑制狀態。
大量測試證明,練功入靜時,體內耗氧量普遍下降,其下降程度與功法及練功者功夫深淺有關。一般松靜功氣體代謝下降明顯,而強壯功三圓式,氣體代謝下降程度則不明顯。此外,氣體代謝水準與姿式有關,練臥式時,其耗氧量相當於基礎代謝水準;練站式時,其耗氧量則較臥式明顯增加。臥式能量消耗最少,平均較功前可減少30%,坐式較功前減少13%,站式與功前無大變化。功中每分鐘產熱量,也呈現下降趨勢。常人睡眠中,耗氧量較醒覺降低10%,入靜後其耗氧量又低於熟睡狀態。從這一意義上講,練靜功的儲能作用要大於睡眠所起到的作用。呼吸機能由神經系統直接支配。呼吸機能與植物神經機能有密切關係。不少研究者發現,練功者當加強吸氣機轉時,則出現瞳孔擴大,腸鳴減弱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生理效應;當加強呼氣機轉時,則出現瞳孔縮小,腸鳴增強等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生理效應。表明人們可以通過特有的呼吸法的鍛煉,按人的主觀意願和臨床需要,去加強或抑制植物神經興奮活動強度,從而達到控制、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為某些疾病的治療,提供了自我調節性手段。這可能就是氣功治療植物神經機能紊亂的生理學機理之一。
(三)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氣功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早在50年代就已取得顯效。大多數研究者都觀察到練功中的胃蠕動比練功前明顯繒加。胃的蠕動能使食物在排離胃前反復充分攪拌,與胃液充分混合使之易於進一步消化吸收 。胃的運動,通常要受植物神經的支配。練功通過特有的呼吸動,人為地改變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強度,因此,氣功是調理消化系統功能的有力手段。觀察者研究還發現,氣功特有的呼吸運動形式,直接加大膈肌活動幅度。從而加大了膈肌對胃腸的按摩作用,只要呼吸法和進度適當,這種按摩作用則可調整胃腸蠕動和腺體分泌功能。有研究者對練功病人的唾液分泌進行了觀察,發現練功開始階段唾液分泌增加。另外對肺結核病人的練功者唾液澱粉酶含量進行測定,觀察到這些病人經過氣功鍛煉後唾液澱粉酶含量增高,隨之則食欲提高,營養改善。
在臨床實驗研究中,一些消化性潰瘍病人經氣功鍛煉後 ,胃液總酸度和游離酸較練功前有增加的趨勢,部分病人的胃液蛋白酶含量在練後有明顯增加。
曾有學者通過實驗,觀察到練功時膽汁分泌增加。練功前每小時平均分泌2毫升,練功時平均分泌6毫升左右。上述各項測試表明,練氣功能促進消化液增加,這為氣功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提供了生理基礎。
(四)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根據對心率、心臟每分鐘搏出量、肺動脈壓、血壓等實驗觀察,表明氣功對心血管的影響也是明顯而廣泛的。觀察者發現,練功入靜後,心率明顯減慢。練功有素者,可以人為地控制心率,使其增快或減慢,有的甚至可以誘發房顫。另一方面,氣功又是有糾正房顫,房性或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作用。
有研究者利用血溶積和皮膚溫度兩項指標測定來觀察氣功對血管運動的效應。結果表明練功中血管狀態有所改變,並與所練功種有關,如練內養功和松靜功者,半數以上病人的手部血管出現舒張狀態,少數人有血管收縮傾向,而練三圓式站樁功的病人都呈現顯著的血管收縮反應。觀察者同時測一位元練功後膚溫度有上升現象,特別是手、頭、面部各點上升明顯。
這兩項指標測定表明,氣功鍛煉對血管的縮張運動有明顯的生理效應,主要起調節作用。
氣功對血壓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練功有素的健康者,可人為地控制血壓升降。研究者觀察到血壓值可隨呼吸方法、誘導內容和意守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變化。氣功以高血壓患者的降壓作用是肯定而穩定的,這一點,不論在高血壓或妊娠中毒症患者身上都已得到證實。
氣功對血液成分也有明顯的影響作用。不少觀察者發現,練功後嗜酸性粒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均有生理性增加,提示氣功對造血機能具有激發作用。另外,練功後血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某些菌種調理素的吞噬能力也都趨向增加,表明氣功對網狀內皮系統具有影響作用,有助於加強免疫系統功能。這對氣功治病、保健效應,提供了理論依據。
(五)對代謝與內分泌系統作用
通過許多實驗觀察,氣功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是廣泛而肯定的,而內分泌系統又是直接或間接地在神經系統調節之下進行其生理活動的,因此,氣功就必然影響到人體代謝與內分泌系統,這在臨床上也得到證實。
不少單位通過實驗觀察,發現在練功狀態下,練功者的代謝率降低,更低於基礎代謝,最典型的可低37%。這說明在練功(靜功)狀態下,人體影響狀態下,人體各方面消耗減少,體內能量得到節存,從而提示氣功具有節能和儲能的作用。
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它的代謝受神經和內分泌腺所調節。有研究單位報導,練功時服了葡萄糖而血糖量不增加,說明氣功能提高血糖的調節機能。有作者認為可能是由於肝糖原合成加速和分解減少的結果。如此,則迷走——胰島素系統活動必將增加,而交感——腎上腺素系統與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活動,則可能相應降低。
尿17——酮類固醇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及雄性腺激素的代謝產物。有專家對24小時尿17——酮類固醇處於低水準的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練功前後觀察,提示氣功對腎上腺皮質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同時觀察到,堅持練功終年的患者,當停功一日,則該日上午的尿17——酮類固醇的水準即明顯下降。這表明所練功對提高尿17——酮類固醇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其機理,可能與氣功具有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反應系統的作用有關。
張天戈答問記錄:
1、因為氣功療法是中醫學治療法,從中醫理論上也比較簡單,就是扶正祛邪。
2、從現代基礎理論研究說明白也不複雜,可以概述一下。
一、氣功醫療養生的機理研究
氣功治病機理的研究,早在五十年代,某些單位就開始運用現供科學工具進行不了少實驗觀察和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氣功作用從宏觀來講,能影響到機體的整體、系統、器官;從微觀來講,會影響到細胞、分子等。以下僅就多年來臨床觀察,結合有關科研單位對氣功實驗研究資料,作以簡略的探討。
(一)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練功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大腦的意念活動,就是充分發揮意識在鍛煉中的主導作用。因此,練功時大腦皮層功能的調整是氣功治療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腦電圖是大腦生理機能的反映,近年來不少研究者對練功入靜進行了觀察,發現練功時腦電圖出現許多特徵性改變。提示氣功入靜時的大腦皮層細胞,蒙受著良性的抑制過程,因此,入靜對高級神經活動機能具有修復和調整作用。 還有,在觀察練功時肌肉運動時值變中,同樣得到了證明。
通過腦電圖的觀察還發現,練功入靜,既不同於睡眠,又異於覺醒,為此不少人認為,入靜乃是一種特殊的大腦功能狀態。這表明了“入靜” 是一種氣功功能態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此外不少研究者通過對前庭時值測定、觀察,表明氣功鍛煉能降低植物神經的興奮性;對皮膚電等項生理指標測定,證實練功對植物神經系統是強有力的調節作用;對練功者進行前庭時值測定,也表明氣功對植物神經統具有效益性作用。
綜上所述,各種測試、觀察的結果表明,練靜功不論對大腦皮層、皮層下中樞,還是對植物神經系統都表現出良好的恢復和調節作用。這大概就是氣功所以能治病保健的機理所在。
(二)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鍛煉呼吸是氣功操作中的“三大要素”內容之一。國內學者在對練功者進行呼吸頻率測試時觀察到,練氣功中比練功前的呼吸頻率明顯減少,這意味著練功中呼吸中樞的功能,可能處於較低水準,從而也可能反映了大腦皮層是處於抑制狀態。不少研究者通過對練功者的觀察,發現呼吸潮氣量有明顯增加,但由於呼吸頻率的減少,則每分鐘通氣量顯著下降,肺二氧化碳排出量減少,結果導致肺泡二氧化碳分壓升高、氧的分壓降低,血氧飽和度下降的一系列變化。通過血乳酸含量測定表明,上述並不是無氧代謝加強的結果,因此,練功者無缺氧憋氣之苦,而處於心平氣和的安然狀態,這可證明練功時與呼吸機能有關的神經中樞,是處於一定的抑制狀態。
大量測試證明,練功入靜時,體內耗氧量普遍下降,其下降程度與功法及練功者功夫深淺有關。一般松靜功氣體代謝下降明顯,而強壯功三圓式,氣體代謝下降程度則不明顯。此外,氣體代謝水準與姿式有關,練臥式時,其耗氧量相當於基礎代謝水準;練站式時,其耗氧量則較臥式明顯增加。臥式能量消耗最少,平均較功前可減少30%,坐式較功前減少13%,站式與功前無大變化。功中每分鐘產熱量,也呈現下降趨勢。常人睡眠中,耗氧量較醒覺降低10%,入靜後其耗氧量又低於熟睡狀態。從這一意義上講,練靜功的儲能作用要大於睡眠所起到的作用。呼吸機能由神經系統直接支配。呼吸機能與植物神經機能有密切關係。不少研究者發現,練功者當加強吸氣機轉時,則出現瞳孔擴大,腸鳴減弱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生理效應;當加強呼氣機轉時,則出現瞳孔縮小,腸鳴增強等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生理效應。表明人們可以通過特有的呼吸法的鍛煉,按人的主觀意願和臨床需要,去加強或抑制植物神經興奮活動強度,從而達到控制、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為某些疾病的治療,提供了自我調節性手段。這可能就是氣功治療植物神經機能紊亂的生理學機理之一。
(三)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氣功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早在50年代就已取得顯效。大多數研究者都觀察到練功中的胃蠕動比練功前明顯繒加。胃的蠕動能使食物在排離胃前反復充分攪拌,與胃液充分混合使之易於進一步消化吸收 。胃的運動,通常要受植物神經的支配。練功通過特有的呼吸動,人為地改變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強度,因此,氣功是調理消化系統功能的有力手段。觀察者研究還發現,氣功特有的呼吸運動形式,直接加大膈肌活動幅度。從而加大了膈肌對胃腸的按摩作用,只要呼吸法和進度適當,這種按摩作用則可調整胃腸蠕動和腺體分泌功能。有研究者對練功病人的唾液分泌進行了觀察,發現練功開始階段唾液分泌增加。另外對肺結核病人的練功者唾液澱粉酶含量進行測定,觀察到這些病人經過氣功鍛煉後唾液澱粉酶含量增高,隨之則食欲提高,營養改善。
在臨床實驗研究中,一些消化性潰瘍病人經氣功鍛煉後 ,胃液總酸度和游離酸較練功前有增加的趨勢,部分病人的胃液蛋白酶含量在練後有明顯增加。
曾有學者通過實驗,觀察到練功時膽汁分泌增加。練功前每小時平均分泌2毫升,練功時平均分泌6毫升左右。上述各項測試表明,練氣功能促進消化液增加,這為氣功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提供了生理基礎。
(四)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根據對心率、心臟每分鐘搏出量、肺動脈壓、血壓等實驗觀察,表明氣功對心血管的影響也是明顯而廣泛的。觀察者發現,練功入靜後,心率明顯減慢。練功有素者,可以人為地控制心率,使其增快或減慢,有的甚至可以誘發房顫。另一方面,氣功又是有糾正房顫,房性或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作用。
有研究者利用血溶積和皮膚溫度兩項指標測定來觀察氣功對血管運動的效應。結果表明練功中血管狀態有所改變,並與所練功種有關,如練內養功和松靜功者,半數以上病人的手部血管出現舒張狀態,少數人有血管收縮傾向,而練三圓式站樁功的病人都呈現顯著的血管收縮反應。觀察者同時測一位元練功後膚溫度有上升現象,特別是手、頭、面部各點上升明顯。
這兩項指標測定表明,氣功鍛煉對血管的縮張運動有明顯的生理效應,主要起調節作用。
氣功對血壓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練功有素的健康者,可人為地控制血壓升降。研究者觀察到血壓值可隨呼吸方法、誘導內容和意守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變化。氣功以高血壓患者的降壓作用是肯定而穩定的,這一點,不論在高血壓或妊娠中毒症患者身上都已得到證實。
氣功對血液成分也有明顯的影響作用。不少觀察者發現,練功後嗜酸性粒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均有生理性增加,提示氣功對造血機能具有激發作用。另外,練功後血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某些菌種調理素的吞噬能力也都趨向增加,表明氣功對網狀內皮系統具有影響作用,有助於加強免疫系統功能。這對氣功治病、保健效應,提供了理論依據。
(五)對代謝與內分泌系統作用
通過許多實驗觀察,氣功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是廣泛而肯定的,而內分泌系統又是直接或間接地在神經系統調節之下進行其生理活動的,因此,氣功就必然影響到人體代謝與內分泌系統,這在臨床上也得到證實。
不少單位通過實驗觀察,發現在練功狀態下,練功者的代謝率降低,更低於基礎代謝,最典型的可低37%。這說明在練功(靜功)狀態下,人體影響狀態下,人體各方面消耗減少,體內能量得到節存,從而提示氣功具有節能和儲能的作用。
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它的代謝受神經和內分泌腺所調節。有研究單位報導,練功時服了葡萄糖而血糖量不增加,說明氣功能提高血糖的調節機能。有作者認為可能是由於肝糖原合成加速和分解減少的結果。如此,則迷走——胰島素系統活動必將增加,而交感——腎上腺素系統與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活動,則可能相應降低。
尿17——酮類固醇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及雄性腺激素的代謝產物。有專家對24小時尿17——酮類固醇處於低水準的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練功前後觀察,提示氣功對腎上腺皮質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同時觀察到,堅持練功終年的患者,當停功一日,則該日上午的尿17——酮類固醇的水準即明顯下降。這表明所練功對提高尿17——酮類固醇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其機理,可能與氣功具有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反應系統的作用有關。
名人高干認同支持氣功療法
名人高干認同支持氣功療法
1955年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李德全部長署名對唐山氣功療法小組的獎勵和獎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獎狀
查唐山氣功療法小組的治療經驗,對保障人民健康及發揚祖國醫學文化遺產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部對你們經過集體研究所獲得的成果,決定除一次發給獎金人民幣三仟元外;並特授予獎勵,以示鼓勵。
右獎
唐山氣功療法小組
部長 李德全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原國家內務部部長謝覺哉題詞:
“氣功療法,人人可行,不花錢,不費事,可以卻病,可以強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
謝覺哉 1957年
許多高級領導人和知名科學家題詞推崇或提倡氣功療法:
原北京市彭真市長題詞
外國對針灸、針麻、氣功等一部分比較容易掌握和應用的我國傳統醫藥的科學研究,已經走在我們的前面了。我們應該走在他們的前面。
彭 真
1983年3月7日
思考亦是運動 端坐即是堅持 高年攝生 此亦一道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茅以升
一九八四年九月
正確弘揚氣功,造福人類健康!
錢信忠 印章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練氣功是一項無止境的鍛煉身體,煥發精神的好辦法,可以保持健康無病長壽。
八五叟 呂炳奎 印章
原衛生部中醫管理局局長 題詞
氣功是祖國文化遺傳之一,它在醫學、體育、健身、長壽方面的應用,為公眾所認識。值得深入研究,為人類健康服務。
——錢信忠
發揚中華氣功,為民造福。
——呂炳奎
發揚祖國遺產,增強人民體質。
——薛暮橋
揭開氣功秘密,發展生命科學。
——貝時章
我們要研究人類如何認識包括自身在內的客觀世界,認識之後,還要研究如何改造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客觀世界。
——錢學森
功到自然成
乙丑夏 楊成武 於峨眉
中華文化幾千年,氣功醫術已古傳。今人悟理求真諦,實踐求知不盲然。
贈氣功醫師張天戈留念
李越之 印章
原上海某局局長、中共秦皇島市委書記處書記兼北戴河區委書記
林伯渠、董必武、何香凝、王光美等親自到北戴河療養院視察瞭解氣功療法開診情況。
他們題詞的時候年紀都很大了,都是有一定傳統文化知識,他們都懂氣功養生或者已經採用了氣功養生法;一個是他們都支持醫療氣功工作的實驗研究與推廣。
1955年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李德全部長署名對唐山氣功療法小組的獎勵和獎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獎狀
查唐山氣功療法小組的治療經驗,對保障人民健康及發揚祖國醫學文化遺產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部對你們經過集體研究所獲得的成果,決定除一次發給獎金人民幣三仟元外;並特授予獎勵,以示鼓勵。
右獎
唐山氣功療法小組
部長 李德全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原國家內務部部長謝覺哉題詞:
“氣功療法,人人可行,不花錢,不費事,可以卻病,可以強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
謝覺哉 1957年
許多高級領導人和知名科學家題詞推崇或提倡氣功療法:
原北京市彭真市長題詞
外國對針灸、針麻、氣功等一部分比較容易掌握和應用的我國傳統醫藥的科學研究,已經走在我們的前面了。我們應該走在他們的前面。
彭 真
1983年3月7日
思考亦是運動 端坐即是堅持 高年攝生 此亦一道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茅以升
一九八四年九月
正確弘揚氣功,造福人類健康!
錢信忠 印章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練氣功是一項無止境的鍛煉身體,煥發精神的好辦法,可以保持健康無病長壽。
八五叟 呂炳奎 印章
原衛生部中醫管理局局長 題詞
氣功是祖國文化遺傳之一,它在醫學、體育、健身、長壽方面的應用,為公眾所認識。值得深入研究,為人類健康服務。
——錢信忠
發揚中華氣功,為民造福。
——呂炳奎
發揚祖國遺產,增強人民體質。
——薛暮橋
揭開氣功秘密,發展生命科學。
——貝時章
我們要研究人類如何認識包括自身在內的客觀世界,認識之後,還要研究如何改造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客觀世界。
——錢學森
功到自然成
乙丑夏 楊成武 於峨眉
中華文化幾千年,氣功醫術已古傳。今人悟理求真諦,實踐求知不盲然。
贈氣功醫師張天戈留念
李越之 印章
原上海某局局長、中共秦皇島市委書記處書記兼北戴河區委書記
林伯渠、董必武、何香凝、王光美等親自到北戴河療養院視察瞭解氣功療法開診情況。
他們題詞的時候年紀都很大了,都是有一定傳統文化知識,他們都懂氣功養生或者已經採用了氣功養生法;一個是他們都支持醫療氣功工作的實驗研究與推廣。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郭林氣功降血壓
《郭林氣功降血壓》
A) 氣功研究結果
今天蘋果日報11. 7. 2005 報導港大醫學院,於2001年做的一項有關氣功的研究。說證實郭林氣功
可以降血壓。
此項研究以血壓高的成年人,分氣功組及運動
組方式進行。氣功組,練習郭林氣功。運動組
,練習伸展、步行、踏板運動。兩組練習時數
相同,即每天早上一小時,晚上十五分鐘,持
續十六週。
結果,氣功組的血壓水平,上壓研究前後分別
為146.3/135.5 毫米水銀,與下壓研究前後為
93/87.1毫米水銀。
運動組的血壓水平,上壓研究前後分別為
140.9/129.7 毫米水銀,與下壓研究前後為
93.1/86毫米水銀。
據云,估計氣功的功效,是深呼吸令身心鬆馳
有關。而且建議不適宜劇烈運動的高血壓長者
,練氣功。又云,氣功只適合對輕微高血壓病
人。對嚴重者,氣功不能回復正常,而且一旦
停止練習氣功,血壓即時回升。
=================
http://www.ammed.com/index.php?page=cancer-news
刊登日期: 07/05/2009 新聞坊 - 子宮頸癌早發現可保生育 (am 730 5月7日)
開始有性行為須定期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早發現可保生育 .......
詳情
刊登日期: 07/05/2009 新聞坊 - 電療滅癌或致不育 (蘋果日報 5月7日)
子宮頸癌年輕化, 電療滅癌或致不育........
詳情
刊登日期: 13/03/2009 心繫安美 6 月抗癌運動時間表
郭林氣功(初班)
現正接受報名
名額有限, 報名從速
A) 氣功研究結果
今天蘋果日報11. 7. 2005 報導港大醫學院,於2001年做的一項有關氣功的研究。說證實郭林氣功
可以降血壓。
此項研究以血壓高的成年人,分氣功組及運動
組方式進行。氣功組,練習郭林氣功。運動組
,練習伸展、步行、踏板運動。兩組練習時數
相同,即每天早上一小時,晚上十五分鐘,持
續十六週。
結果,氣功組的血壓水平,上壓研究前後分別
為146.3/135.5 毫米水銀,與下壓研究前後為
93/87.1毫米水銀。
運動組的血壓水平,上壓研究前後分別為
140.9/129.7 毫米水銀,與下壓研究前後為
93.1/86毫米水銀。
據云,估計氣功的功效,是深呼吸令身心鬆馳
有關。而且建議不適宜劇烈運動的高血壓長者
,練氣功。又云,氣功只適合對輕微高血壓病
人。對嚴重者,氣功不能回復正常,而且一旦
停止練習氣功,血壓即時回升。
=================
http://www.ammed.com/index.php?page=cancer-news
刊登日期: 07/05/2009 新聞坊 - 子宮頸癌早發現可保生育 (am 730 5月7日)
開始有性行為須定期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早發現可保生育 .......
詳情
刊登日期: 07/05/2009 新聞坊 - 電療滅癌或致不育 (蘋果日報 5月7日)
子宮頸癌年輕化, 電療滅癌或致不育........
詳情
刊登日期: 13/03/2009 心繫安美 6 月抗癌運動時間表
郭林氣功(初班)
現正接受報名
名額有限, 報名從速
香港大學有關學系醫學院及瑪麗醫院專題研究郭林氣功學術論文
李嘉誠慈善基金曾捐助香港大學有關學系醫學院及瑪麗醫院專題研究郭林氣功,階段性進展已有多篇學術論文以英文發表在國際專業學刊。
參見:
Titl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Guolin qigong in patients receiving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uthors: Lam, Wai-Yee, Sandy 林慧儀
Issue Date: 2004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Road, Hong Kong)
Persistent Identifier http://hub.hku.hk/handle/123456789/29244
Appears in Collections: HKU Theses Online
Medical Sciences: Theses
--------------
Wong, V.C.W., Jones, B.M., Lau, C.P., Lee, P.W.H., Chen, S.K., Yuen, J.K.T., Cheng, J.Y.Y. and Sham, J.S.T. The effect of Guolin Qigong on healthy volunteers.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June 1999., 1999, 36: 12.5 (Abstract).
-------------------
Lee, P.W.H., Cheng, J.Y.Y., Leung, P.Y.Y., Sham, J.S.T. and Wong, V.C.W. The potential role of Guolin Qigong for maintain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bstract).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June 1999, 36: 12.3.
---------------------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05) 19, 697–704. doi:10.1038/sj.jhh.1001884; published online 19 May 2005;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qigong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y B M Y Cheung1,2, etc.
----------------------
Effects on the Immune System. Published research conducted by Dr. Brian Jones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showed that 14 weeks after starting practice of Guolin Qigong (a style popular among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a group of normal subjects had a substantial decrease in stress hormone (i.e., cortisol) and white blood cells secreting Interleukin 10 (suppresses anti-cancer immunity), and an increase in white blood cells secreting Interferon gamma (protects against cancer) in the blood stream (Ref. 1).
--------------
Jones, B.M. (2001). Changes in Cytokine Produc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Practicing Guolin Qi Gong: A Pilot Study.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1, 8.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Values in Social Work Health Care Related Interventions in Hong Kong. by Cecilia Lai-Wan Chan , Howard A. Palley
參見:
Titl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Guolin qigong in patients receiving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uthors: Lam, Wai-Yee, Sandy 林慧儀
Issue Date: 2004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Road, Hong Kong)
Persistent Identifier http://hub.hku.hk/handle/123456789/29244
Appears in Collections: HKU Theses Online
Medical Sciences: Theses
--------------
Wong, V.C.W., Jones, B.M., Lau, C.P., Lee, P.W.H., Chen, S.K., Yuen, J.K.T., Cheng, J.Y.Y. and Sham, J.S.T. The effect of Guolin Qigong on healthy volunteers.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June 1999., 1999, 36: 12.5 (Abstract).
-------------------
Lee, P.W.H., Cheng, J.Y.Y., Leung, P.Y.Y., Sham, J.S.T. and Wong, V.C.W. The potential role of Guolin Qigong for maintain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bstract).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June 1999, 36: 12.3.
---------------------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05) 19, 697–704. doi:10.1038/sj.jhh.1001884; published online 19 May 2005;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qigong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y B M Y Cheung1,2, etc.
----------------------
Effects on the Immune System. Published research conducted by Dr. Brian Jones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showed that 14 weeks after starting practice of Guolin Qigong (a style popular among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a group of normal subjects had a substantial decrease in stress hormone (i.e., cortisol) and white blood cells secreting Interleukin 10 (suppresses anti-cancer immunity), and an increase in white blood cells secreting Interferon gamma (protects against cancer) in the blood stream (Ref. 1).
--------------
Jones, B.M. (2001). Changes in Cytokine Produc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Practicing Guolin Qi Gong: A Pilot Study.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1, 8.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Values in Social Work Health Care Related Interventions in Hong Kong. by Cecilia Lai-Wan Chan , Howard A. Palley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