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驗身驗出甲狀腺癌附郭林氣功實踐案例
我是癌病倖存者
「我從來都無想過自己會患癌,即使照完超聲波,做完抽組織化驗都覺得機會好低,醫生說只有四分一機會要做手術,再當中只有一半機會是癌,我 —— 應該不會中吧。」
三十四歲的Simon,從事電腦資訊行業,他是香港七百萬人口的其中一個普通人,平凡如你我。他每日工作十二小時,經常要出差,努力工作背後的動力,是一位愛錫他的妻子和可愛的囝囝,今年三歲,更有位將於今年九月出生的小生命。
他身為家庭經濟支柱,明白有健康才有財富,所以他從三十歲開始便定期驗身。
今年,在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後,Simon利用公司提供的醫療保障計劃,到養和體格檢查部進行三年一次的全身檢查,怎料外表健康的他,卻被醫生一眼看破,逐步逐步拆穿健康的假象。
眼看手摸發現腫瘤
體格健康檢查部助理主任盧國榮醫生,一邊查問他的健康狀況和病歷背景,一邊記錄,但突然停頓下來,雙眼注視覑他的喉嚨,問道:「黎先生,你喉嚨突起的腫塊,是否最近才有?」
Simon聽後,立即不自覺的用手摸覑喉頭,然後答道:「有嗎?我都不知道這裡有腫脹……」
「這腫塊有沒有明顯變大?有無痛?」盧醫生問。
「唔,不知道,應該最近才有……不過我剛才按壓都不見痛。」Simon說。
盧醫生為他作臨脇檢查,用手按壓覑喉嚨下的突起物,繼續問道:「最近有沒有聲沙,吞嚥或呼吸時有沒有異樣,有沒有痛楚或是覺得辛苦?」
「無呀。」Simon用充滿疑惑的眼神望覑醫生。
醫生又再說:「黎先生,你試纒吞口水。」雖然感奇怪,但Simon仍跟覑指示做,抬高頭吞了幾下口水,而他喉嚨上突起的腫脹物,亦隨覑喉嚨的上下吞嚥動作而上下移動。
小童、老人屬高危
醫生看見後,似有所獲,但顯然並非好事。「黎先生,我見到你甲狀腺有腫脹,吞口水時會隨之上下移動,所以希望你照一次超聲波檢查清楚,以確定是單結節性腫脹,或是多結節性腫脹。好多時從臨脇上發現的單結節性腫脹,經超聲波檢查後有二至四成機會不是單結節性腫脹,惡性腫瘤的機會就較低。如果確定是單結節,而腫脹部位是實心、大於三厘米或出現鈣化舻象,則有較高機會是惡性瘤。」盧醫生審慎地對他解釋。
「不會吧,我沒有痛亦沒有不舒服啊,會否只是腫起而已。不過……照纒都無妨。」Simon對醫生所說的甲狀腺腫脹毫無概念,而且覺得只是喉嚨腫,不用大驚小怪,所以很快就答應。
「當甲狀腺腫脹未大到壓住附近的器官或神經,或甲狀腺腫脹發展速度較慢,是沒有徵狀的,而且照完確定屬低風險的硬塊就最好。不過如果照出來是單結節性腫脹或有其他惡性腫脹舻象,到時可能需要做『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即『幼針刺穿抽細胞檢查』,來確定腫脹是良性還是惡性。」Simon聽到惡性腫脹後,心開始有點異樣,並擔心地問道:「我無痛無不適,而且還年輕,應該機會不大吧?我太太剛剛才懷孕,我不想她太擔心。」
「甲狀腺癌的確並不普遍,小孩、成人小於三十歲或大過六十歲有較高機會患上,所以在臨脇上你不算是高風險人士。不過,雖然男士有甲狀腺腫脹機會較女性為低,但男士一旦發現有甲狀腺腫脹,屬於惡性瘤的機會較高,所以我們要檢查清楚,求個安心。」盧醫生笑覑安慰,Simon乖乖的跟覑護士,預約超聲波檢查時間。
超聲波、幼針抽驗
稍後,Simon到醫院看驗身報告,結果並不是他希望見到的,因為醫生告訴他,檢查證實他頸部有單結節性腫脹,有較高機會是惡性腫瘤。
「黎先生,超聲波照片中清楚可見,在你的甲狀腺上,有一個約一點五厘米大小的結節,而且是一個固體,而非水囊。但暫時未大到壓覑附近的器官,所以你一點病徵也沒有。」盧醫生指覑照片,詳細的解釋病情給Simon知:「既然已經知道有單結節性腫脹存在,我們建議你做『幼針刺穿抽取細胞檢查』。」
聽到醫生這樣說,Simon並未太擔心,因為這一刻醫生都不確定,而且說過自己患癌機會不大,加上自己不是高危,他樂天的相信事情應該不會那麼巧,不過,他還是詳細的問清楚醫生:「『幼針刺穿抽取細胞檢查』是怎樣做的?」
「我們會把一支幼針慢慢插入你甲狀腺的腫脹位置,然後抽出少許細胞,跟覑在顯微鏡下檢查,看清楚有沒有癌細胞存在。」
「醫生,不論腫瘤是良性或是惡性,是否都要做手術切除?切除後,會有甚麼影響嗎?」Simon摸覑咽喉的腫瘤,關切的問道。
「一般針刺檢查的準確度超過九成,若確定是惡性,佔總數百分之五,就一定要切除;報告屬良性的則超過七成,要持續觀察;另外百分之十五至二十是屬於未能確定類別,那就要根據病人臨脇情況及檢查結果而作判斷,以建議病人再進行檢查、進行切除手術或是繼續觀察。」盧醫生說。
了解檢查及治療實情後,Simon預約檢查時間,進一步面對可能是腫瘤的心理折騰。
手術切除 化驗腫瘤
一個星期後,盧醫生請Simon到醫院聽取檢驗報告。
「幼針抽驗檢查的報告顯示,你甲狀腺的結節,樣本中有不正常細胞存在。根據組織檢查及其他臨脇舻象,我建議你進行手術把甲狀腺結節切除,我們會立刻將切出來的樣本送到實驗室做切片檢查,如果證實是惡性腫瘤,即甲狀腺癌,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而決定是否要做進一步的手術。」
Simon聽到醫生這樣說不禁瞪大了眼,腫脹發現有不正常細胞,到底是癌不是癌?他想盡快了結此事,向醫生說:「既然是這樣,我今天就入醫院做手術吧!」
醫生向他解釋,情況不是這樣急迫,因為現在只是懷疑,即使是癌症,亦不會在三、兩天內突然惡化,故請他先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然後才預約時間做手術。
確定是癌腫瘤
那一夜,Simon將當天發生的事,清楚的告訴太太,讓她了解情況。慶幸的是,太太沒有呼天搶地,很鎮靜的接受事實,因為Simon一開始有將驗身發現腫瘤一事告知,她一直表現得和丈夫一樣樂觀。Simon後來才知道,通情達理的太太為了不讓丈夫擔心,強將擔憂情緒抑壓,表面卻裝作若無其事。
兩星期後,Simon被推進手術室。他記得那一天,太太、自己的父母和岳父母,三家人共五口子一起來到醫院,在手術室外等候他的最新檢驗結果。他們靜靜的等了數個小時。
Simon麻醉期間,醫生在他頸部開一個大約五厘米切口,將甲狀腺腫瘤切除,並即時送往化驗室作「冷凍組織切片檢查」,而最後結果顯示, Simon的而且確患上甲狀腺癌,不過幸好發現得早,屬第一期。由於腫瘤大於一厘米,所以外科醫生立刻將整個甲狀腺切除,以確保附近的癌細胞完全清除。
Simon醒過來,家人和醫生都在脇邊,盧醫生向他解釋剛才手術過程中因證實是癌症,已將他的整個甲狀腺切除。
放射治療 以毒攻毒
「我真的患上癌症!」Simon想不到,一直抱覑樂觀態度的他,從這一刻起,便是一名癌症病人!他非常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
他向記者說,由醫生摸到腫瘤疑患甲狀腺癌當天開始,一直都沒有擔心過,因為他不認為這個小小的突起物會是癌腫。沒有擔心,自然沒有害怕,直至這天做完手術,醫生親口證實切除物是癌腫,那一刻,他的心開始忐忑不安,因為他理解中的癌症病人不是切除腫瘤便能康復,還要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有嚴重副作用,亦有機會復發。
「好多擔心,我怕癌細胞沒有被完全消滅,我怕接受放射治療後,身體的輻射可能會影響妻子肚內的嬰兒,我怕家人因自己患癌而擔心……」一連串的擔憂令他腦內一片混亂,在等候進行放射治療的日子裡,他無法制止自己胡思亂想,情緒很受困擾。不過Simon的樂觀積極性格很快壓倒負面情緒,他告訴自己要堅強,事情已明朗,癌細胞已切除,只要跟覑醫生指示,惡疾應該會遠離。
數個星期後,盧醫生安排Simon再度入院,住進特別為放射治療病人而設的隔籬病房,服用含有輻射碘的藥丸,醫生向他解釋:「因為癌細胞喜歡吃碘,所以『以毒攻毒』,讓癌細胞的餘種吃後,令其自我萎縮、消滅。而病人服用電療藥物後,身上會有輻射,所以要住院三至四日,直至輻射物質降到安全標準,才可以離院。住院期間,你的家人可隔覑玻璃窗探望。」
大頸泡不等於腫瘤
Simon三月底入院接受手術,到現在七月中,手術再加上放射治療,他的甲狀腺癌細胞可以說完全被消滅。但因為切除了整個甲狀腺,他要終身服用藥物補充甲狀腺素,而且份量比一般「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所服的劑量高,目的是要將甲狀腺促激素減低,將復發機會減至最低;而病人需定期回醫院驗血、照超聲波及進行同位素檢查,確保沒有復發。
內分泌及糖尿專科盧國榮醫生指出,甲狀腺是我們頸部前端喉嚨下一個腺體,主要生產甲狀腺激素,包括甲狀腺素(T4)及三碘甲狀腺氨酸(T3),可以調節體重及人體溫度,控制新陳代謝,可以影響心臟、肌肉、及骨骼組識。
而這細如蝴蝶形,長5厘米闊3厘米及厚1.2厘米的腺體,會有兩大方面的毛病,一是結構上的腫大,即俗稱的「大頸泡」;二是功能上的甲狀腺激素過多或過少,這兩項並沒有必然關係,即使「大頸泡」,但甲狀腺功能可以完全正常;相對功能上有問題,但甲狀腺不一定會腫脹。
「甲狀腺出現腫脹,即大頸泡,醫生會先判別甲狀腺是純粹整體均勻地腫大,還是單結節性脹大。」盧醫生說,很多時懷孕期及發育期的女性,因為對甲狀腺激素需求增加,所以甲狀腺促激素會高出少許,而刺激到甲狀腺腫大。
良性VS 惡性
而甲狀腺功能上的毛病,亦有可能造成甲狀腺的腫脹,如一種叫「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的自體免疫病,令甲狀腺分泌過多激素,多是年輕女性患上,是整體均勻地腫大;至於年老的,則多是多結節性甲狀腺腫脹(multi nodular),患上癌性機會較低。
如果出現單一腫脹物體,可能是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絕大部分的甲狀腺癌,都是沒有分泌功能,如進行同位素檢查,會發現冷結節,有較大機會是癌;如發現病人「甲狀腺功能亢進」,癌症機會較低,如屬正常就要再檢查以分辨屬良性或是惡性。
如果從超聲波中,看出腫瘤是固體而非水囊,或是腫瘤周邊凹凸不平,又或有不正常的鈣化點,惡性腫瘤機會又再高一些。所以醫生會再做一個幼針抽驗檢查,直接抽出腫瘤細胞組織化驗,準確度有九成。
治療三部曲
確定是惡性腫瘤後,如腫瘤超過一厘米,醫生通常會整個甲狀腺切除,但因為甲狀腺在喉嚨旁邊,手術有可能影響到其他神經線,所以術後病人聲音可能會疲弱;而且甲狀腺後有一個細小的甲狀旁腺,這是控制血液中的鈣質水平的腺體,如果因手術而受影響,這就需要服食補充鈣質的藥。甲狀腺切除手術不算高風險手術。
盧醫生表示,如腫瘤在一至一點五厘米間,為減低復發和增加治癒率,病人可考慮進行放射性碘治療。因為甲狀腺癌細胞與正常的甲狀腺細胞,同樣會吸收碘質,所以餵一些輻射碘給癌細胞吃,就能確保體內癌細胞盡毀。雖然進行放射性藥物劑量是病人能承受,但有時病人事後亦有可能出現作嘔作悶的反應,會影響口水腺,而嚴重的甚至會影響骨髓,但機會很低。而Simon接受放射治療期間,就曾出現口乾反應。
Simon經歷這場劫難後,總算逃離癌症魔掌,成為癌症的倖存者。休息了一個月、已恢復正常生活的他理解到人生真的無常,人是十分脆弱,所以他叫自己不要再犧牲和家人相處的寶貴時間,「因為你不會知道哪一天哪一刻你可能沒有時間可以再用,你想再疼他們、錫他們已沒有機會,所以,眼前的事物才是最重要,我會用多一點時間來疼家人。」Simon說。
同位素檢視甲狀腺瘤
正常甲狀腺
多結節性腫脹
格雷夫斯病(甲亢)
甲狀腺炎(全個甲狀腺失去功能)
冷結節,沒有功能,有較高機會是惡性瘤
右邊甲狀腺功能亢進,令左邊失去功能
腦下垂體
TSH高→T4、T3低→甲減
TSH低→T4、T3高→甲亢
甲狀腺功能毛病
腦下垂體會製造一種叫促甲狀腺激素(TSH)的蛋白質來刺激甲狀腺分泌激素,如果甲狀腺未能生產正常水平的激素,就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上毛病:
1.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製造過多激素,病人覺得神經緊張、易被激怒、活動力旺盛、體重減輕、眼球突起、心跳不規律、血壓高、大量流汗、甲狀腺可能腫脹。
2.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狀腺製造過少激素,病人會容易疲倦、沒精打采、皮膚乾燥頭髮掉落、體重增加、感覺寒冷,並且長期便秘。
單結節甲狀腺腫脹
多結節性甲狀腺腫脹
超聲波檢視甲狀腺瘤
水囊甲狀腺
鈣化甲狀腺瘤
大甲狀腺瘤
甲狀腺癌高危族
.兒童
.小於三十歲、大過六十歲的成年人
.家族遺傳(上代有甲狀腺癌)
.頭及頸部(特別是年幼時)接受過放射治療
甲狀腺癌種類
1.乳頭狀癌(Papillary Carcinoma):最普遍的甲狀腺癌,年輕女性較易患上。
2.濾泡狀癌(Follicular Carcinoma):較罕見,多是老年人患上。
3.髓樣癌(Medullary Carcinoma):常見的家族遺傳病,所以病患家人須定期檢查,確保家人健康。
4.退行發育癌(Anaplastic Carcinoma):其生長速度較其他甲狀腺癌為快,通常發生在老人及女性身上,這是最嚴重的一種甲狀腺癌。 (資料來源 : 東周刊)
=========================
郭林氣功實踐案例 (摘錄于大元主編《抗癌健身法》)
頭頸癌之甲狀腺癌雙肺、卵巢、淋巴轉移
李密君 女,甲狀腺癌雙肺、卵巢、淋巴轉移,1947年8月生,初中文化,建華衛生用品廠退休工人。現為北京抗癌樂園豐台分園園長,帶瘤生存15年。
1988年4月她的頸部增大,並有腫塊,飲食困難,經北京同仁醫院確診甲狀腺癌,7月10日,做了切除清掃手術。由於到了晚期,嚴重的粘黏,手術做了7個半小時仍沒切除乾淨。手術10天後,發現淋巴,雙肺轉移,醫生說只有3~6個月的存活期,要家屬準備後事。
當她知道自己得的是晚期癌症時,驚恐的休克了。後經醫生和家屬做工作,才開始吃藥和化療。不幸又藥物中毒,只能停止化療。身體越來越壞,經X光檢查發現雙肺佈滿了瘤子,最大的像桃核般大,能數上來的就有9個,小的不計其數,淋巴和腋下全是腫塊,醫院沒辦法繼續治療,叫她出院。出院後,她服過中藥,又進行過化療,但病情無明顯好轉。
1989年6月,開始學練郭林氣功,同時服中藥。開始身體很弱,走三五步就覺得很累,就要休息。但練了一段時間後,就覺得有勁了,食慾也增加了,使她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從此,不管酷暑嚴寒,還是風霜雨雪,每天都去公園練功,直到現在沒有間斷過。
1990年夏天,練功兩年後,肺上的9個大瘤子消失了5個,腋下的腫塊也消失了,病情大有好轉。體重增加,能吃能睡,不但生活能自理,還能幹些家務,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
1992年9月至1993年8月,由於吐血,她又在石家莊接受了兩次放射性的同位素碘的化療,效果不
大;後又開始服生命「第六要素」才不吐血了。
從醫生判她死刑到現在,她帶癌生存的這15年中,做過5次手術,先後失去5位親人,但她不氣餒,積極鍛鍊,樂觀地生活,2003年照的胸片瘤子又小了。她深深體會到郭林氣功的治癌作用,是戰勝疾病的精神支柱。
她練功情況如下:1989年6月至1993年8月,上午:自然行走法40分鐘,升降開合法吐高平音哈18個,特快行走法20分鐘,中快行走法20分鐘,一、二、三步點行走法50分鐘。下午:自然行走法40分鐘,升降開合法、特快行走法20分鐘。晚上:自然行走法20分鐘。
1993年9月至1999年12月,上午:自然行走法40分鐘,升降開合法吐高平音哈18個,特快行走法 20分鐘,一、二、三步點行走法50分鐘 (或中快行走法20分鐘)。下午:自然行走法30分鐘。
2000年至現在,上午:自然行走法40分鐘,一、二、三步點行走法50分鐘。晚上:自然行走法50分鐘。
-------------------
張文蘭 女,甲狀腺癌食道、縱膈淋巴轉移。至今14年,1936年7月生,大專文化,北京市電子器材公司工程師。
1989年9月身體乏力消瘦食慾較差,體重減了11公斤。自己發現左側頸部有黃豆大小的異物,一個月後發展如棗大。在北京協和醫院手術,腫物為 3.6厘米×2.2厘米×1.4厘米,病理診斷為甲狀腺未分化癌 (梭形細胞癌)。術後做了放射治療。
1995年8月自感頸部不適,憋氣,咽食有阻感,協和醫院做了第二次手術,在食道與氣管間有一腫物大小為2厘米×3厘米×3厘米。術後不久仍感不適,並咳嗽不止,經CT檢查縱膈和胸部淋巴有多處轉移,無法進行手術。醫生說:未分化癌轉移發展速度特別快,難以控制,說她存活期超不過半年,讓她放棄治療。當時她的心情極度緊張相絕望。但求生的慾望使其平靜下來。這裡不給治了,她就轉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繼續求診。幾位著名的放化療教授以認真負責、救死扶傷的精神,給她制訂放化療方案:先對頸部和胸部施以大劑量的放療,日後又進行大劑量的化療。她咬緊牙關,堅定信心忍受著放化療帶來各種痛苦,終於闖過來了。全身病灶得到控制。在此期間採取中西醫結合,服用多種中藥、西藥和保健品 (如:湯藥服了7年多,打胸腺肽,核糖核酸;靈芝類、硒片、果蔬丹、鯊魚軟骨膠囊等) 對提升免疫力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1996年開始習練郭林氣功,起初由於放化療身體十分虛弱,學一個動作身體感到非常吃力。在老師們耐心輔導下,她逐步體會到健身法的理念,動靜結合及特定的呼吸模式,能調整病人的生理功能,使內環境趨向協調平衡狀態。練不了快步行走法,就練
自然行走法、升降開合法和點步行走法,每天堅持練功2個多小時。每次練完功後,自身有種舒適感,達到了「調息練氣」、「調心練意」、「調身練力」,從而提升了自己機體的免疫力。
通過綜合性的治療和調養,病情愈來愈輕,食慾好了,體重增加了,精力充沛了。2003年體檢複查從CT片觀查,食道、縱膈有的腫瘤己經鈣化,淋巴結節比以前縮小了。她患癌已生存14年了,其中帶癌瘤生存8年。2003年參加北京抗癌樂園北海公園組織的野三坡百里峽秋游,在大家的關心和鼓勵下,她還爬上了有2880多層台階的山頂,峰頂上的一塊告示牌上的一句話「百里峽我贏了」,表達了患者的心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