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无胆英雄-抗癌明星 每天早上习练适合年老体弱人的“郭林气功”

“无胆英雄”分外乐 

    04-26 10:39

    □郭枢
    说来可笑又似在“自吹”:回顾我1991年从常州金星影剧院经理的位置上退休前后,曾常患有失眠、关节炎、胃溃疡等近10种慢性病。可从1990年5月做过胆切除,1991年12月,又做了结肠癌切除等几次手术,从中吸取了“血的教训”,加强了自我锻炼后,迄今15年来,不仅与
 药“绝交”,旧病俱消,而且精神矍铄,以致与久别的老友相遇,他们都说我“还是老样子!”也有友人戏称我是“无胆英雄”、“抗癌明星!”真是祸兮福所系!
    老年人健身是项系统工程,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站在“战略”高度,先后抓住了“正心”、“恒炼”、“磨脑”等几个全局性的主要环节,持之以恒,最终取得了比预期还好的效果。
    正心
    古有“健身先健心,心正身自健”之说。所谓“正心”,通俗地说,就是为人心要放在“中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应襟怀坦白、淡泊名利,还应公而忘私,乐于助人,这许是低标准的“正心”吧!
    为此,我于1991年底退休后,将原可长期疗养、休息的计划,缩短至3个月。在癌切除精神尚可时,就回原单位义务劳动了半年多。(期间,新领导虽每月送我劳务费,但我分文未收)。这既实践了市文化局领导要我“对新领导要扶上马、送一程”的指示,又了了自己的心愿。
    为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92年10月,我自荐去戚区区委宣传部,义务承担新闻报道工作。自1993年至去年8月止,我先后将稿费、作品获奖奖金与节衣缩食省下的积蓄,37次献给希望工程、扶贫、敬老工程等,总金额达15400余元。有人说我太傻,我则认为收入虽少(退休时工资仅百余元,现月1300余元),但能尽点党员义务,既为党争光,又解人急难,这虽非“大德”,却已收到了“大德者必其寿”之实效了。
    恒炼
    运动,对人们的健康极其重要。我自1992年春开始,一改以往“好静少动”的习惯,每天日常工作之余,坚持开展日均2小时左右的、多种形式的健身活动:
    一是每天早上习练适合年老体弱人的“郭林气功”;二是上下班力争多步行,外出采访时近则步行,远则骑自行车而不坐汽车;三是多爬楼梯。四是每晚睡前外出散步半小时左右,风雨无阻。
    近代科学实践表明,长坐办公室的脑力劳动者,患癌症,特别是患大肠癌的机率,比体力劳动者高3倍,而体力劳动愈多则发病率愈低。由此可见,15年来,我坚持每天2小时左右的锻炼,对强身健体、防癌复发功不可没,真可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呵!
    磨脑
    二千年前的管仲说:老不长虑,困乃速竭。他警示老年人,应经常用脑积极思维,思考学习。要不,一旦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滞缓,人将很快变得迟钝。10多年来,我一直按科学家“适度紧张有益健康”的观点,做到每天上班时开足马力认真工作(采写稿件),工余时,早中晚收听(看)电(视)台新闻,日均2小时左右,一方面又抓住工余、饭后、出差候车等各种“边角料”时间看《常州日报》、《参考消息》等10余种报刊,日均3小时左右。
    退休以来,我学习新闻写作,虽未开创惊人业迹,但也收到了以往不敢想象的硕果。1992年10月至2004年底止的12年中,我在全国、省、市三级36家传媒上刊发习作1285篇。1997年6月,我在《新华日报》主办的特约通讯员培训班上,受到该报党委书记、总编周正荣同志的热忱鼓励。他说,我报记者一年用稿四五十篇,骨干记者六七十篇就不错了,你一年发200多篇,真不简单!常州一些离退休编辑听我说了如上成绩后,都说:老郭,你退休后不仅敢与病魔斗,还出了许多‘井喷’式作品,应出本全集!在他们启发、鼓励下,我从中选出了在时间、内容、体裁与刊发报刊等有代表性的230篇(占总数17%%)。23万字的习作汇编成册,以《老树新花》为书名,花费7000多元,首印700本,免费赠予选入书中的先进单位(2至3本)与个人(1本)等。既示留念,又再次弘扬了戚区文明新风,深受各方欢迎与好评。
    2004年春,戚区区委、区人武部要编写《戚区军事志》,再三物色,最后要我去任该书主编兼主笔。就我而言,这也是“乡下人吃海参——头一遭”!2004年4月冒险赴任,经两年多辛勤笔耕拟就20余万字。
    既惊又喜的是:2005年初,区人大一主要领导来与我商量,说:全国闻名的常州第一大厂戚机厂,有位历经“三战四军”的厂领导,即将80大寿,小辈想为他祝寿,要写本他的回忆录,想让我为他写,我推辞不掉,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利用所有节假日笔耕,至05年秋,终于完成了5万余字初稿,在反复征求意见,修改后,已于最近出版。这既是晚年磨脑成果,又是已届78岁老朽尚健之“物证”。
    古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说。那是圣贤们的壮言。吾等无名草根,何来“丹心”?但若能留些残枝败叶,滋花润木,岂非也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